10月31日,由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承建的新建南玉高铁百合郁江特大桥无砟轨道施工顺利完成,为南玉高铁后续铺轨贯通创造了有利条件,向通车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南玉高铁5-2标项目无砟轨道共14.2千米,其中百合郁江特大桥全长6.3千米,是新建南玉高铁全线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大桥主桥全长612米,采用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是世界同期在建最大跨径时速350公里双线无砟轨道钢-混混合梁斜拉桥;主跨跨径330米,采用“半漂浮+单侧主塔支座带水平约束”结构体系,一跨过江。 由于大跨度桥梁在温度、荷载等因素作用下竖向线形不断发生变化,影响无砟轨道的几何平顺性,给施工带来了困难和挑战。项目部采用线形控制为主、斜拉索索力控制为辅的原则,在施工监控过程中,除了利用Mida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外,还采用先进的全自动测量机器人、雷达遥测新设备,开展成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 项目部通过全载载荷模拟试验,验证桥梁模型精度,分析钢梁刚度和温度变化规律,用于指导无砟轨道实施。无砟轨道施工采用多层分级调控铺设技术,根据现场实施工况,利用水袋加载配重,模拟成桥线形,待浇筑无砟轨道混凝土时同步卸载相应配重进行等效替换,确保主桥建成后桥梁的内力状态、无砟轨道线形与理想成桥状态相符。 项目部加强技术攻关,创新采用水中裸岩锁扣钢管桩结合混凝土锚固桩围堰施工技术、斜支架施工技术、大型浮吊一次性整体吊装技术、钢混结合段滑移精确定位施工技术、斜拉桥监测数据智能分析机理及应用技术、高速铁路大跨度钢-混混合梁无砟轨道斜拉桥线形控制技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无砟轨道施工等技术;推广“四新”技术应用,同时借鉴总结国内类似工程的经验,综合参建各单位成果积累,推动项目建设,攻克了国内对高速铁路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无砟轨道技术难题,并总结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项目团队秉承“南玉速度 品质领先”的建设理念,将施工计划细化分解到天,责任到人,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加强现场作业指导、盯控和服务,缩短工序衔接时间。24小时轮班施工,现场技术测量、质量盯控、粗调精调、物资材料保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五一、国庆期间建设者们坚守岗位,有力的保障了施工进度,最终顺利完成百合郁江特大桥主桥无砟轨道施工。据悉,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项目部在广西南玉铁路公司每个季度的激励约束考核中均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